智驾将纳入驾考
2025-08-07 18:06:24 作者:果
“开启智驾后双手离开方向盘,低头看手机甚至睡觉……”这类危险场景将在我国道路上被重点整治。7月23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公安机关正探索将辅助驾驶操作规范纳入驾驶人教育培训和考试范围。这意味着未来考驾照不仅要会倒车入库,还得掌握智能汽车的正确打开方式。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但现实中,不少司机过度信任辅助驾驶系统,甚至出现酒后启动辅助驾驶、认为“无需驾照也能开车”等危险认知。公安部此次行动的核心,是明确划清“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界限”。王强局长在发布会上强调,当前所有市售车辆搭载的智驾系统均属于L2级辅助驾驶,尚未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
在实际道路测试中,现有系统表现并不完美:在夜间施工路段避让成功率仅47%,面对儿童突然冲出场景的有效刹停率也仅有58%。这些数据揭示了当前技术的局限性。然而部分车企在宣传时使用“自动驾驶”、“解放双手”等误导性词汇,导致消费者对技术能力产生误解。要求明确功能边界,禁用“自动驾驶”等误导词汇,违者将面临广告费5-10倍罚款,情节严重者可能被吊销执照。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明确0-2级辅助驾驶“人机共驾”的法律属性,探索将自动驾驶分级标准和操作规范纳入驾考体系。购车时车企需提供操作培训,明确告知禁止“脱手脱眼”等危险行为。王强局长特别警示,驾驶过程中“脱手脱眼”一旦引发事故,驾驶人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及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在公安部明确的框架下,无论车辆具备何种智能功能,驾驶人始终是行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使用辅助驾驶时“脱手脱眼”行为,如双手脱离方向盘、闭眼睡觉或低头看手机,不仅带来严重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还将面临三重追责:民事赔偿(事故损失)、行政处罚(罚款、扣分)以及可能的刑事追责(若构成交通肇事罪)。在近期多起曝光事故中,驾驶人因过度信任辅助驾驶系统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引发广泛关注。随着政策收紧,我国辅助驾驶技术普及率却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透露,目前国内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50%,位居全球第一。业内人士指出,不少驾驶员对辅助驾驶功能一知半解,依赖车企销售人员的简单介绍,缺乏系统性培训。此次政策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探索将辅助驾驶操作规范纳入驾驶人教育培训和考试范围。
汽车行业专家封士明建议将智能驾驶培训纳入驾校体系,避免企业单向营销误导消费者。未来驾考科目可能增加辅助驾驶系统启用与接管、功能边界识别、紧急情况处置等内容。新驾驶员需要学习的不只是控制车辆,还有如何正确“管理”智能系统。驾校教练们也许要开始研究新教材,未来教学可能增加如何正确使用辅助驾驶系统的内容。公安部探索将辅助驾驶操作规范纳入驾考范围,不只是考试内容的增加,更是对安全意识的加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